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越秀区人大珠光街道联组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珠光街实际,聚焦人才吸纳建言献策,助力建成广州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东园江湾站)。通过在东园广场搭建求职招聘双向奔赴的小舞台,激荡人才活水。
图 1“广州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东园江湾站)”于3月20日在越秀区东园文化广场正式揭牌
一、代表建言献策,为就业创业支招
“我的收入并不能维持日常开支,目前想通过打散工、兼职等的形式帮补家计。但现在找工作、换工作也比较困难,也不知道哪里有招聘信息。”“我女儿今年就大学毕业了,外面就业形势不太好,我们做父母的也想帮帮孩子多找找招聘渠道。”珠光街辖内居民在代表接待日活动中寻求代表帮助。代表们现场积极为群众出谋划策,其中区人大代表,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颖现场为群众介绍街企共建的线上线下招聘信息平台,进一步畅通就业创业信息渠道。
越秀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第五次会议期间,珠光街代表团也就聚焦吸纳人才来越秀发展展开积极探讨。李侃文、王卫国代表建议,充分发挥江湾生命健康产业园区资源禀赋,建设江湾生命健康产业联盟,进一步支持引才聚才留才相关工作,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工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冯国鸿、陈景文、戴蓉等代表建议,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为抓手,与高校合作加快搭建应用情景,形成“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创新闭环。李韧代表建议,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加强对大龄失业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加大政策倾斜。越秀区人大珠光街道工委第一时间将代表们的意见进行汇总,交珠光街道办事处研究处理。
图 2 2月26日上午,越秀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珠光街代表团讨论
二、部门合力办理,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代表有所呼、部门有所应。珠光街道办事处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联动辖内人力资源重点企业,合作推动街道“就业驿站”及“零工市场”建设,积极开发“一公里就业圈”岗位,打造集招聘、培训、就业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共同将代表的“睿智之言”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良策实招”。
3月20日,“春风行动2025-广州好揾工”招聘集市活动在越秀区东园文化广场火热开市,将就业集市、直播带岗、就业巴士文化展示相结合,让就业创业服务更贴近社区文化生活、更加智慧便利。
图 3 3月20日,“春风行动2025-广州好揾工”招聘集市活动在越秀区东园文化广场火热开市
图 4 “春风行动2025-广州好揾工”招聘集市活动现场
招聘集市设有50余家企业展位,提供了200+岗位、3000+职位需求,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士等群体设置招聘专区,以及“展翅计划”实习生岗位供给;设置了多台“数智一体机”,通过精准画像,为求职者AI智慧化跨地域求职服务;设置了以双层巴士为载体的“就业巴士”,通过功能整合,让求职者沉浸式体验移动招聘、政策宣传、职业指导等,带来家门口就业服务新体验。现场吸引超800人次,收到咨询及投递简历276份,初步达成录用意向58人。线上直播平台共吸引了2200余人次观看,求职者咨询岗位信息并直接投递简历121人。
图 5 “春风行动2025-广州好揾工”招聘集市活动现场“就业巴士”
三、完善长效机制,持续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
3月20日活动现场,凝聚代表智慧、整合多方资源的共建“广州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东园江湾站)”正式启用。工作站依托首批共建单位,包括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越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越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共青团越秀区委员会等职能部门,以及辖内的广州市工人文化宫、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FT创业加速器、广州越秀红海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等校企事业单位,现场推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清单”,定期为青年提供招聘集市、就业创业课堂、政策解读、职业规划咨询等服务。
看着人头攒动的招聘集市,人大代表们也很有感触。马利霞代表现场致辞,“东园文化广场是一个体现百年青春奋斗精神的活力广场,这里集聚了众多的青年奋斗元素,也集聚了众多的就业创业人才和服务资源。希望借由这个平台,更好整合资源,深化“政企校社”四方联动机制,与各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高校通力合作,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就业服务和创业支持。”黎志丹代表认为,本次活动既有意义又很及时,也表示将持续发挥市工人文化宫在人才引进、促进就业、保障工会权益等方面积极作用,为越秀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就业是民生大事,代表为民履职就体现在切切实实的为民生办实事实践中。接下来,人大珠光街道工委将以广州青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东园江湾站)启用为契机,继续发挥代表作用,助力抓好抓实就业民生实事,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人大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