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解民忧畅通行 代表履职筑平安
发布时间:2025-10-16

“路桩修好了,走路放心多了!”近日,越秀区六榕街道文园巷社区云路街13号对出处的破损路桩完成修复,路面恢复平整通畅,赢得周边居民的交口称赞。这一民生问题的顺利解决,得益于人大代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扎实履职,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又一生动缩影。

民情“码上达”:指尖传递民声

“云路街13号对出处的路桩破损倒地,希望能够及时修缮。”发现这一安全隐患后,居民黄小姐通过扫描六榕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二维码,上传了现场照片并留言反映。指尖一点,这条诉求信息通过数字化履职平台实现“秒速直达”,实时推送至对口联系的区人大代表刘丽萍的手机终端,为代表精准履职、妥善处理问题提供完整的信息支撑。

代表“马上办”:履职纾解民忧

收悉居民反映后,刘丽萍代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发现该处路桩因长期日晒雨淋和车辆碰撞,已出现底座松动、桩体倾斜倒地的情况,且连带造成周围地砖破损、地面坑洼不平。“这里是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不及时修复容易绊倒行人,必须尽快处理。”她在现场表示。

联动“加速办”:协同攻坚克难

在人大代表的全程跟进、协调推动下,文园巷社区迅速联动正在辖区施工的市政部门,积极协同启动路桩应急抢修工作。施工人员用水泥对倾倒的车桩进行加固修复,重新固定基座,确保其结构的稳固性;同步更换破损凸起的地砖,恢复路面平整,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从接到居民反馈到完成维修工作,整个流程响应迅速、衔接紧密、处置高效,仅耗时一周,道路设施功能得以快速恢复,居民出行安全获得有力保障,赢得了周边居民的广泛认可。

一桩“小修补”,背后是代表履职的“大责任”。此次路桩修复案例,是人大六榕街道联组代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典型实践,也体现了数字赋能代表履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创新成效。接下来,人大六榕街道工委将继续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导向,用好用活“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工作机制,以更精细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推动民生诉求向惠民成果高效转化,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