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人大六榕街道联组代表推动六榕街道盘福社区创新打造“社区饭堂+暖新驿站”联合体——桐乐社区饭堂,对原有的长者饭堂进行功能升级和服务拓展。这一举措实现了社区群众、新就业群体“双服务”,有效满足了辖区居民多元化需求,获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图1:骑手在桐乐社区饭堂内就餐
倾听民声 解决民忧:户外劳动者“吃饭难、歇脚难”问题牵动代表心
“我们送快递经常一跑就是一天,很难找到能休息喝水的地方,要是能有个地方让我们歇下脚、吃上热乎饭就好了。”在人大代表进社区接待群众活动中,外卖员小陈的诉求引起了广泛共鸣。
图2:六榕街人大代表进社区活动
为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户外劳动者群体的实际困难,人大代表张思君、符玉君、刘纪耀、刘丽萍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和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等户外作业群体进行面对面交流。针对户外劳动者“喝水难、歇脚难、热饭难、如厕难”等现实困境,人大代表符玉君、刘纪耀等第一时间将群众呼声转化为履职动力,联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区人大代表刘纪耀表示:“户外工作者是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辛勤付出保障着社会的有序运转。必须以更有效的举措,切实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位户外劳动者都能体面工作、舒心生活。”
精准施策 暖心护航:“社区饭堂+暖新驿站”构筑民生幸福圈
在代表们的推动下,六榕街立足辖区实际,瞄准居民与新就业群体服务错峰的特点,推动长者饭堂向社区饭堂转换运营。去年9月,首个“社区饭堂+暖新驿站”联合体在盘福社区正式揭牌运营,日均服务长者200余人次、社会人士100余人次。改造升级后的桐乐社区饭堂,不仅菜品丰富、营养均衡,还贴心地为行动不便的群体配置了便民服务设备。同时,暖新驿站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专属就餐区域、配餐服务以及“4+N”暖新服务体系,包括歇脚休息、应急救治、热食喝水、简便充电等4项基础服务及灵活提供专属配餐、如厕洗漱、基础诊查等N项特色服务,全方位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图3:六榕街桐乐社区饭堂外观
“有了这个驿站,我们吃饭有优惠,渴了能喝上水,累了能歇歇脚,感觉很温暖。”快递员小郑不禁感叹道。
图4:六榕街桐乐社区饭堂内部环境
长效服务 持续发力:让城市温度触手可及
“新落成的暖新驿站不仅要在硬件上提供便利舒适的休息环境,还应在软件上表达对新就业群体的人文关怀。”为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市人大代表张思君持续跟进暖新驿站建设后的运作情况,经常在接待选民群众后去实地看一看,并提出建议。
收悉人大代表的建议后,六榕街多角度关注关爱新就业群体,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2024年年末,六榕街在盘福社区饭堂组织新业态劳动者包饺子,并开展节日慰问。同时,六榕街广泛征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成功办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健康义诊”等90余件暖“新”实事,进一步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居民李阿姨点赞道:“现在驿站不仅是我们老人的食堂,更是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的第二个家。”
图5:为环卫工人送节日祝福
方寸驿站传温情,细微之处见民生。“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的‘摆渡人’,我们要通过务实举措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区人大代表符玉君表示,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让“暖新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的能量补给站和精神栖息地。自驿站运营以来,已形成“党建引领+人大监督+街道统筹+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服务模式。下一步,六榕街道联组人大代表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切,推动服务阵地从“建起来”向“优起来”转变,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更多“六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