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造”撬动“大民生” 人大代表推动建设无障碍坡道
发布时间:2025-07-04

近日,越秀区六榕街道凉亭坊社区大兴街5号居民楼出入口处完成了一项暖心改造——崭新的无障碍坡道正式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老年居民的出行难题。这一民生实事的圆满落地,充分彰显了人大六榕街道联组代表“为民代言,为民办事”的履职初心,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成为民解忧的暖心答卷。

问需于民:摸清老年出行“痛点堵点”

在凉亭坊社区大兴街5号处的一楼电梯入口,电梯平台与外部地面形成比较大的高度差,给楼内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日常出行带来诸多困扰。

“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奈何这个台阶太高,每次路过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要是碰上雨天,更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滑倒出现意外。”李老伯的倾诉,道出了楼内老年群体的共同困境。 

履职建言:提出无障碍改造“金点子”

群众的点滴诉求,正是人大代表履职的着力点。越秀区人大六榕街道联组代表、凉亭坊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婉兰获悉居民问题后,立即前往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经调研发现,大兴街5号处的地势确实存在较大的高度差,再加上两侧没有扶手,造成居民出行困难。针对该情况,陈婉兰代表充分履行职责,第一时间联系街道城管办、大楼加装电梯筹备小组人员及电梯安装公司负责人,开展实地勘察并进行细致研讨。经多方推敲研究,最终制定了可行的改造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地势高差,采用缓坡设计建设标准化无障碍通道。为充分听取民意,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发挥民情联络员优势,逐户走访征询意见,居民一致表示支持,其中多位老年人更是主动提出“希望尽快施工”的迫切愿望。 

跟踪落实:让“无障碍”真正畅通无阻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坡道改造工程正式动工。为确保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陈婉兰代表主动担任“监督员”,全程跟进施工过程,重点把控坡道坡度、防滑处理、扶手安装等关键环节,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符合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标准。

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施工,最终成功增设斜坡、栏杆、扶手等,推动实现电梯出入口与地面的无缝衔接,充分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使用需求,让日常出行真正实现“无障有爱”。

“以前出入电梯要人搀扶,现在可以自己搭着扶手轻松上下,这个改造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如今,这条无障碍坡道已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暖心路”。

一条坡道,不仅连通了楼栋与街道,更架起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人大代表通过有温度的履职实践,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实招硬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这既是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诠释,更是“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