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秀区老旧社区“微改造”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06

(2023年1月19日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作出的重要论述精神,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在常委会叶文辉副主任的带领下,城建环资委组织部分委员代表,对我区老旧社区“微改造”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视察、专门听取区房管局的工作汇报、深入社区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我区老旧社区“微改造”的工作情况。结合前期的调研学习,经过细致分析和认真梳理,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城市增量建设扩张趋向饱和,部分建成年代较早的老旧小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规划落后、配套不足、居住环境不佳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力争完成上级关于“十四五”期间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的任务要求,近年来,我区用“绣花”功夫持续深入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谋划使用政府债券资金,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初见成效。

2016-2021年,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我区按照“保基本、惠民生”的原则,主要利用市城市更新部门提供的资金,全面铺开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期间共有61个项目纳入市的项目和资金计划,总投资约15.8亿元。到目前为止,上述项目已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初见成效,成功打造出三眼井、旧南海县、梅花路等示范项目。其中,旧南海县、梅花路、五羊社区项目被市定为报送住建部的试点项目,旧南海县社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新年贺词背景在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播放,改造效果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统筹落实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确定使用债券资金共10.5亿,分两期实施:一期是补短板项目,今年年初启动。共18个子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资金来源是一般债,涉及18个街道38个小区,范围约80公顷。目前总体施工进度已达98%,进入收尾阶段;二期是中心城区品质化提升项目,共18个子项目,总投资为8.4亿元,初步划定改造范围701公顷,主要是对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住宅进行查漏补缺,对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分、小区公共部分等进行改造提升,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力争基本完成“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二)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流程,确保改造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省住建厅关于“市县统筹谋划,镇街组织实施,社区参与落实”的工作要求,区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协调相关工作。区房管局统筹指导各街道按照省市有关老旧小区改造流程推进改造,与各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区发改局就立项办理、区财政局就债券使用和资金支付、区建水局就招投标及施工许可办理、区审计局就审计注意事项,区房管局就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流程涉及的改造摸查、改造规划、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编制、资金申报和分配、绩效评估等,分别组织专项培训或发出提醒函加强业务指导,属地街道强化落实,具体跟进改造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快速顺利推进。

发挥街道属地主体责任优势,确保改造实施工作落到实处。基层党建引领推动落实。建立和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街道党工委统筹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会同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组建共同缔造委员会,发挥党员、能人、专家示范引导作用。通过“群众下单、党委接单、共建做单”,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真正做到顺应群众期盼,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各街道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改造方案制定,主动公示公开改造方案,组织居民对改造方案进行表决,引导群众观念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形成了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改造一案一策,因地制宜突出文化亮点。

在项目策划阶段充分落实“保基本、显特色”的指导思想,在做足楼道、消防、环卫设施等基本功夫和指定动作外,各街道还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讲好社区故事,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把关,在“微改造”“微项目”上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打造灯光球场、最美上学路等亮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完善老旧小区功能配套。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打造休闲漫步系统,打造7公里全龄友好的漫步道,包括最美上学路、适老、文化主题慢行系统等。通过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在改善居民群众出行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传承我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例如六榕街道文园巷等多个社区,均专门设计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标识,使居民对社区更有认同感;珠光街、白云街、洪桥街,结合清水濠小学、启智学校、小北路小区,策划打造最美上学路。通过巧妙规划设计,充分整合利用各类存量资源,挖掘老旧小区空闲地、边角地等低效空间潜能,不断增加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集约高效实现改造提升。例如梅花村街,协调城管部门拆除东风东路801号大院废弃危险房屋,打造灯光足球场,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增加了居民运动健身场所。

二、存在问题

(一)群众工作协调难度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人员较广,意见很难统一,而且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数是老年人,思想工作难度较大,协调工作非常难,部分居民把老旧小区改造看作是彻底改造小区面貌的唯一机会,要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所有问题,诉求过高等;

(二)改造协调难度大。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齐全、缺失等情况较为普遍,许多老旧小区由于历史原因,空中网线乱象严重,牵涉的管线单位多,协调难,成本大。老城区多数为开放式小区,乱搭建现象较多、拆违难度大等;

(三)长效管理养护难。老旧小区往往存在无物业管理、无维修管养经费的问题,居民出资意愿不强,客观造成了改造后反弹较大,长效管养效果不佳。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政策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建设工程也是基层组织动员工作,要持续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属地街道和社区,要切实做好改造的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体系的引领协调作用,搭建议事平台,开展公众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决策,切实做到问政、问计、问需于民。

(二)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议由区房管局牵头,继续强化各部门的联系沟通,理顺工作机制。区发改局、财政局、建水局、房管局等部门,要对各街道加强业务培训,要强化街道属地管理职责,督促管线单位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抓好各自工作的落实;

(三)做好后期管养工作。要持续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停车管理、交通组织、绿化管养、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培养居民付费意识,因地制宜探索以专业物业管理、准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等3种管养模式为核心的长效管养机制,打通无物业小区服务管理堵点痛点,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能够形成长效有序管理,实现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