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本部门2020年目标任务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5-20

——2021年5月18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五会议上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 杨卫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评议工作要求,现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本部门2020年目标任务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目标任务情况

   (一)落实区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0年工作计划涉及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工作的情况

       1.紧扣“文化核心区”定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响红色文化、广府文化、海丝文化品牌,大力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城区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擦亮红色文化底色。一是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系统梳理全区范围内的红色革命遗址文物资源31处,全力推进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保护利用、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修缮利用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二是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步径,推出“英雄花英雄城”红色之旅经典线路和海珠广场L型红色文化游径,联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景区整体打造红色文化传承旅游示范区;三是创新红色旅游推广方式,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建成6个红色史迹点AR线上数字博物馆,实现红色革命遗址线上参观、远程瞻仰。

       ——彰显广府文化特色。一是扎实做好文物利用工作,推动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许地门楼、许广平故居遗址等20余处文物保护工程,在全市率先对文物保护利用进行了创新实践,东平大押保护利用项目被评为2020年度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万木草堂、逵园保护利用项目被评为市首批文物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二是深化博物馆之区建设,越秀区博物馆获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南粤先贤馆成为“广东省首个台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成为红色文化教育重要阵地,新增164件(套)藏品,举办了陈树人纪念馆重修竣工作品展等重要展览;三是抓好非遗传承与保护,“广府非遗进校园”入选全国十大优秀实践案例,“行花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新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个,持续编写《非遗玩家》系列教材,开设5G空中课堂和粤语讲古“非遗曲艺说书场”,举办广东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活动及专题学术研讨会等多项活动。

       ——增添海丝文化亮色。一是营造海丝史迹点的文化氛围,对南越国-南汉国宫署遗址南侧的骑楼进行整体管理开发利用,打造中山四路骑楼非遗街区,将骑楼建筑文化、非遗文化、城隍庙民俗文化、北京路商业文化与南越王宫海丝文化相衔接,展示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二是提升海丝史迹点文化景观环境,成立越秀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区城管局完成城隍庙牌坊整体后移的专家论证、施工等工作,打通南越国-南汉国宫署遗址视线通廊,已完成5处史迹点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三是保障海丝史迹点文物安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巡检,开展定期巡查,及时掌握海丝史迹点安全动态,多次联合市局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督导管理单位消除安全隐患、规范施工,有效改善海丝遗产保存状况。

       2.抓住文体产业高速发展契机,做大做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越秀海印体育产业园建设,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经纪等业态,打造华南地区首个体育品牌企业聚集区

       ——升级体育产业布局。打造华南地区首个主题鲜明的体育龙头企业聚集区,引入国家体育经纪人南方培训中心、冠军运动员创业就业平台、体育科技研发中心、体育总部经济聚集平台等重要平台,建设“星之光数字体育产业园”,搭建数字体育信息化推广平台和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广州市越秀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从企业落户、办公租房、项目开办、人才发展等多方面提供奖励扶持,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利用越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北京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平台优势,引进包括华夏北斗星、天骄体育等12家企业落户越秀,注册资金达2亿元,项目投资金额近3606万元,积累企业招商线索24条。

       ——开展暖企解忧服务。组织28家区内优质文化和旅游企业申报市文旅新业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金额220万元,组织8家区内文化和旅游企业申报广州市贷款贴息扶持资金,扶持金额84.13万元,协助多家企业申报市专项金融服务融资,涉及金额2.5亿元,为29家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指引17家企业申报租金减免,协助企业渡过难关、做大做强。

       ——做强公共体育事业。将二沙岛体育公园升级改造为广州首座智能化体育公园,推动国民体质监测与体质健康大数据库建设,建立文立方文体产业演示中心、华南地区数字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数字化体能测评训练中心等,提供体育锻炼服务约63.9万人次,提供惠民服务33.6万人次(其中免费人次10.4万),营业收入达755.94万元。向上级输送运动员20名,围棋项目获市青少年锦标赛团体第一名,发展成立体育协会、体育青少年俱乐部等社会团体3个。培育、扩大体彩销售网络,努力提高销售业绩,2020年度越秀区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2.57亿元。

       3.根植区内丰厚文化资源,加强与国内一流文创机构合作,活化一批文化IP

       ——引入知名团队。深化与北京文投集团等国内一流文化创意机构合作,利用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本土文创产品,打造广府文化文创IP;积极对接马伯庸等国内一流的文化IP创意团队在越秀落户发展,协调推进文化名人工作室的打造和文化IP的创作活化工作。

       ——扩容入库IP。依托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推进“广州文化IP库”项目建设,入库IP总量达5万多件,其中包括B.Duck小黄鸭、喜羊羊、猪猪侠、兰博基尼、保时捷、奥迪等国内外知名IP品牌。2020年起,基地与“版马网”电商平台开展全面合作,打造中国领先的IP授权和衍生品垂直电商平台。

       ——推动IP活化。依托优质文创平台和机构,推进文化IP产品孵化,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高剑父纪念馆与贵州茅台集团开展合作,成功孵化“剑父IP酒”艺术IP授权产品。筹划文化IP类活动,成功举办两届广州北京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IP秀、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创)IP版权拍卖等系列活动,举办IP作品线下发布会、研讨会、讲座培训等,助力本土文创品牌的开发与推广。

       ——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广州市“数字文化产业项目”等扶持奖励申报,对全区的文化创意机构和IP资源进行梳理,指引优质文化企业利用本土文化IP,创作影视、动漫、电竞、旅游等文化产品与服务。

       (二)落实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年工作计划情况

       1.坚持党建引领,全力以赴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全面动员部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区内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的闭馆或开放要求,持续对全区65家文体经营场所开展巡查、暗访、检查。

       ——全力支援一线。成立9支党员先锋队,选派2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226”“408”专班,共派出2000余人次支援一线防控,10人受到区防控办通报表扬。1名同志被评为“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3名同志被评为“越秀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旅游管理科被评为“先进集体”。

       ——加强投诉处置。在全市率先创造性开展线上调解,与越秀区人民法院共建旅游纠纷诉调联合中心及越秀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旅游投诉人民调解模式,邀请专业的法官、律师共同为投诉双方提供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开创依法治旅新局面。全年共收到旅游投诉5903宗,办结5646宗,处置率达96%。

       ——助力复工复产。制定文旅体场所复工开放工作指引,协助406家文商旅体企业实现集中复工复产,规上企业复工率97.3%,联系全区重点企业111间,重点企业复工率达100%。

       2.坚持文体惠民,稳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指尖”公共文化服务。推出全省首个区级图书馆自行开发的小程序,开展线上文体活动400多场次,参与人次逾270万,为市民免费提供130万种移动版电子图书和1300种电子期刊;通过越秀文化云平台提供400门文化慕课、线上直播课等,总播放量逾12万次,发布在线可预约活动107场、文化资讯237条,总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

       ——民生实事落实常态化。增强民生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文体惠民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0年度,共提供社区文艺演出等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647场,免费参与人次超430万;举办100场足球赛,新建、更换64条健身路径,含369件器材和1个小篮球场。 

       ——总分馆建设标准化。推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高质量发展,与团市委合作共建越秀区味道图书馆,光塔分馆获评“最美少儿阅读空间”称号,矿泉分馆获评“最美校园阅读空间”称号,越秀区成为广州市2019年度唯一实现街道分馆建设率和达标率100%的双百城区,有8个街道分馆为示范馆,占全市示范馆的50%。同时,完成全区文化馆(站)评估验收工作,我区18个街道文化站均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3.坚持双管齐下,推动政务服务与安全监管同步发力

       ——深化“放管服”,推进事项受理清单标准化建设,统一线上线下标准、内部审核和外部受理标准,共办结文化市场各类审批事项237件、文物行政审批事项21件。

       ——推行“零跑动”,全面启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立完善“一户一档”数据库,平台上线率达95%,存量文化市场经营主体数据激活率达98%以上。

       ——强化行业监管,定期对全区205个不可移动文物开展日常安全巡查,确保文物安全。加强对文旅体经营场所安全生产检查和执法巡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6339人次,开展联合行动34次,检查8172间次,行政立案17宗,行政处罚31.085万元。

       ——开展专项行动,紧抓“扫黄打非”执法工作,对中小学周边开展联合检查,检查相关经营场所75间次,暂扣疑似非法出版物73册,没收危害未成年人游戏卡片179套。

       二、落实目标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是文旅体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客观因素影响,广府庙会、体育赛事等重要文旅体活动暂停举办。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初期,文体场馆暂停开放、文化娱乐场所暂停营业、群众性文体活动暂停举办、旅行社暂停国内和境外业务,旅游投诉大幅度增加,疫情全球性爆发对推动文旅体行业复苏带来极大挑战。

       二是发展资源稀缺。越秀区辖内能满足体育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物业不足,盘活老旧物业也面临腾迁、调整规划等困难,缺乏引进高级别体育赛事活动品牌、电竞赛事和重点龙头企业落地的吸引力。同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缺乏省、市层面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三是人员力量和经费不足。例如区图书馆核定编制38名,实有30名,管理和指导区图书馆总馆和16个街道分馆、区少儿图书馆及5个新型阅读空间;区文博中心核定编制15名,实有8名,管理五仙馆、南粤先贤馆、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陈列馆、高剑父纪念馆、陈树人纪念馆等众多文博场馆。同时,2020年下达区图书馆的预算金额仅2562万元,区文博中心仅612万元,勉强维持场馆对外开放运行的基本支出。人员的缺乏和经费的不足,对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四是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在缺乏经费、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我局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对众多文体场馆进行了社会化运营的创新尝试,力图建立“共有、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模式在财政、公有物业管理等方面缺乏较为明确的政策指引,我局探索的社会化运营模式尚未形成常态化和可复制化。

       三、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推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阔步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强文体旅经营场所防疫工作指引,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旅游投诉调解工作,破解难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出一批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精品力作。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中心城区地位相适应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供差异化文化服务和高质量文化供给。

       二是深化合作共享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场馆建设。全面梳理在与社会力量合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薄弱环节,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越秀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暂行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建立长效机制、畅通合作道路,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运营、图书馆建设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领域,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的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

       三是促进产业政策落地,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支持企业加大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帮助重点项目企业落实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应享受的优惠政策。继续推动海印体育产业园区、星之光数字化体育平台、文立方文体演示中心、力方体孵化器基地、二沙体育大健康总部等5个平台落地。推进红土法网项目、东山湖公园百里体育项目、花果山冰壶项目、港湾二期绿化用地改造等项目的启动实施。引导文旅企业开发越秀特色文创和旅游商品,培育壮大4K/8K影视、智慧文旅、非遗文创等新兴产业,促进文体旅融合创新发展,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