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越秀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案件审判工作情况报告》。现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主要意见建议综合如下: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区法院在审判任务繁重、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讲政治、顾大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以集中管辖为契机,克服管辖范围广、收案数量大、案件类型杂、涉及国家多、审理难度大等困难,积极推行繁简分流改革、完善类案类判机制、健全域外法查明与适用机制、推进“互联网+司法”、推动纠纷多元化解等8项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涉外案件审判任务,审判质效不断提升,打造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案例。通过履行涉外案件审判职责,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广州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涉外案件审判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涉外审判法官能力提升机制亟需尽快健全;二是服务大湾区审判机制改革创新举措需抓紧实施;三是高素质司法辅助人员紧缺矛盾需统筹解决。为巩固区法院涉外案件审判工作取得的成果,推进涉外案件审判工作持续提升,委员们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涉外审判水平
涉外案件的审判事关国家主权、国际形象和对外营商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涉外审判队伍至关重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认识涉外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政治、思想、作风、制度、能力等方面强化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管,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保持涉外审判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通过业务学习,经验总结加强培训,配强专业人才,加强与港澳司法界交流合作,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和熟悉海外审判最新动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审判实践中不断提升涉外审判工作水平。在涉外审判中,既要始终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维护法律尊严,又要牢固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遵循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对中外当事人及港澳台同胞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从立案、审理到判决、执行,平等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我国公正司法的形象,提升国际司法公信力。
二、推进改革创新,为涉外审判提供智力和机制支撑
这几年,区法院不断在实践探索中前行,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建议区法院再接再厉,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涉外审判的理论研究,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推进符合涉外审判规律和实践的创新举措。遵循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审判工作原则,探索构建集约高效化解纠纷机制,推动纠纷多元化解,提高涉外案件调解率,为广州打造涉外法治先行区提供越秀经验。
三、主动协调,争取支持,为涉外审判工作提供可靠的人、财、物保障
建议区法院主动协调,积极向上级法院和市财政部门争取支持,充分反映涉外审判工作任务繁重、案多人少、专门经费缺乏等问题,积极争取在人员增额、薪酬待遇、财物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加强与区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逐步解决与涉外审判辅助人员较高素质要求相适应的薪酬待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