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索充分利用信息化提升越秀区公共医疗服务的议案(编号26)
发布时间:2022-04-08

      提议案人游惠玲等20名代表

      议案内容


案由:

越秀区是广州的核心老城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快速老”“深度老”的人口结构深刻改变着疾病谱,使得慢病诊疗成为医疗服务和分级诊疗中的突出问题:

就医困境:“慢病就医,坐车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 “看病难”乃是社会医疗现状,但是很多慢病患者就医仅仅是找医生复诊开药,从家里出发到拿到药品,据不完全统计,坐车排队平均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医生看病平均少于5分钟,一年往来医院常常十多次,成为中老年患者挥之不去的看病之痛。

药疗痛点:“取药耗时,服药疑难无处可问”。患者排队付费、排队拿药是我区医疗机构的常见场景。当前院内用药交代基本缺位;离开医院以后,患者服药无人提醒,药疗过程无人指导;遇到用药问题心存疑虑无处可问,结果患者常常不能按照医嘱坚持用药,用药依从性差,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慢病长期频繁复发,反复就医用药。以上不但造成医疗负担加重,而且导致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针对以上问题,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基层智慧微药房网络,打通基层慢病诊疗管理“最后一公里”,实现慢病患者全疗程药学服务,是一个落实分级诊疗,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有效途径。

 

案据:

一、2016年由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制度之首,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是重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的根本策略。

二、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审议通过《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引区县级管理部门深化医疗服务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使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三、201811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制定下发了《广东省医联体建设指引》,该指引要求区县级管理机构实现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促进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结合,在实体医院基础上在线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健康管理、互联网+慢病复诊等,同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病必需药品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提升基层药学服务能力,确保基层用药合理安全。

四、20202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安排,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6部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指出药学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药品配备管理,强化药品合理使用,加强药学人才队伍建设,拓展药学服务范围。意见明确要以实体医疗机构内的药师为主体,积极提供在线药学咨询、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药知识宣教等“互联网+药学服务”。

五、202112月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为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高速发展,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制定下发了《广州市越秀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将落实基层卫生投入责任,不断提升基本医疗能力;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推动智能医疗应用,做强医疗信息化创新高地等作为十四五期间本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重点任务。

 

建议

1研究引进智慧微药房网点,打通基层慢病诊疗“最后一公里”。依托越秀区各医联体,在社区部署“智能微药房”网点,实现医疗机构药房延伸并下沉社区,支持患者线下医疗机构首诊后在家门口取药。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微药房支持患者通过互联网依据院内(首诊)处方实现线上慢病复诊开具电子处方,并通过智能微药房就地实现医保结算和自助取药,真正打通慢病诊疗“最后一公里”,实现医疗服务下沉,“让数据多跑腿,让患者少跑路”。

2探索引入智能诊断系统的可行性,赋能线上医生和患者。智慧微药房系统嵌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诊断系统,辅助互联网线上医生进行诊断决策,提升线上复诊的正确率,使其达到三甲医院临床专家线下看病水平。该系统同时支持患者进行自我诊断,以便对疾病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赋能患者提升疾病预警和健康管理能力。

        3探索延伸慢病药学服务,开展全疗程健康教育十四五期间,基于越秀区医联体药师资源,通过人才整合、继续教育和资格认证,将专业的医院药学服务通过互联网药学平台延伸至智慧微药房,进一步通过移动应用延伸至患者家中。从而实现患者慢病全疗程用药指导、用药提醒、患者教育、不良反应上报、药师在线咨询、疗效反馈、患者随访,有效提升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