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打造二沙岛-沿江东高端现代服务业商圈的议案(编号21)
发布时间:2022-04-08

提议案人:董国峰10名代表

议案内容:

 

案由

二沙岛-沿江东位于珠江河畔的北岸黄金地带,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有林有水、有文有武、有商有娱,二沙岛更是被誉为珠江第一岛,是一方宜居宜业宜游的宝地。周边商贸发达,驻广东海印集团、工行广州分行、广州港集团、广州市轻工集团等大型企业,有海印电器城、海印布艺等专业市场12个,有商务楼宇18栋及各类民营和个体企业近3000家随着沿江东-二沙岛碧道改造提升“海心桥”人行景观桥建成对外开放及地铁12号线二沙岛站、二沙涌人行桥工程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沿江东-二沙岛广州城市名片效应持续提升。

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形势、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变化,再加上地处老城区的产业形态低端、外立面老旧等发展问题依然存在,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近年来,白云街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借助二沙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契机,腾迁低端物业;借助区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的外溢优势,广湾十八商务楼宇积极转型发展大健康产业,引进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健康广州控股有限公司等。精细化高标准落实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完善沿江东-二沙岛珠江碧道党群服务阵地体系,6个党群驿站“串珠成链”,化身珠江碧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已经具备建设高端现代服务业商圈的良好态势,需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案据

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产业发展功能布局,打造国际一流经济带,协同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推动沿江纺织服装、灯光音响等传统特色产业向定制化、时尚化转型,精心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发展高端商贸、特色文旅、时尚创意、创新金融等产业;要强化细化公共空间、综合功能、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管控要求,充分利用滨水资源,整体提升沿江地区空间功能、游憩品质、生态景观,营造有品质、有温度的滨江街区;要优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碧道文化驿站、休闲驿站等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应急医疗、文体游憩、标识指引、无障碍等多类型服务设施体系。

2021年广州成为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批试点城市之一,重点推动“实施5大工程、构建2大体系”,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汇聚全球消费资源的现代商都、创新消费供给的智造名城、引领消费升级的时尚之都、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高地、畅通内外市场的门户枢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建议

  一是优化布局打造高端消费服务聚集地。沿江东-二沙岛地区位于为市区中心的黄金地段,建议越秀区要充分利用其高端品牌优势,继续发力“首店经济”,持续引进全球顶尖该品质消费品牌,打造二沙岛文立方、沿江路海港城等高品质消费聚集区;吸引更多黑珍珠、米其林高端餐饮、国际化特色餐饮品牌及广府特色美食企业进驻,擦亮“食越秀”的金字招牌;扩大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等高端汽车销售网络,打造豪华汽车体验消费集聚区。

    二是腾挪物业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近年来,该区域有两家专业市场相继退场,目前物业处于闲置状态,建议进一步挖掘和梳理物业载体情况,加大闲置地块的开发利用、升级改造,借助二沙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及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建设契机,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引进体育健康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推动周边的电器、布匹专业市场向高端体育、健康产业转型。

    三是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港湾广场党群服务水平。目前沿江东-二沙岛已建成6个党群服务驿站,其中港湾广场“红船驿”党群服务驿站2021年对外开放以后深受市民群众喜爱。港湾广场是曾起飞过革命的飞机、担当广州水运枢纽角色的原大沙头机场、大沙头码头所处位置,建议深化与广州港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增设优化具有港口文化、飞机文化、珠江疍家文化、红色历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红色驿站、文化驿站及历史文化长廊、复原雕塑等,打造成为珠江之滨深具广府魅力与内涵历史文化场所。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运营,开发特色文创周边产品兼顾驿站运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减轻政府管理经费压力。

四是城市更新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环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希望区加大该片区“社区微改造”项目投入力度,主动融入广州历史文化特色,,以“绣花”功夫实施织补式、渐进式有机更新,高标准建设提升口袋公园、绿化景观,推动珠江周边筑南、东船上、花园新村等老旧社区市容环境及视觉形象改造提升。加快推进二沙岛环岛碧道体育训练中心段建设,尽快实现全岛贯通,打造集生态、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风貌展示景观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