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案人:许波等12名代表
议案内容:
案由
新河浦街区现存400多栋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红砖洋房,历史遗产丰富,多元文化并存。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新河浦街区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英雄策源地,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拥有共产党人峥嵘红色文化,拥有春园、简园、逵园等“五大侨园”为典型的华侨文化,拥有百年名校为特色的教育文化,构成了“花园城市”理念的独特街区风貌。新河浦街区于2019年荣获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颁发的“亚洲都市景观奖”。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实践,越秀区已在新河浦街区打造“东山印象”品牌,从历史建筑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艺术植入、社区共享共治等方面对新河浦街区进行了持续的品质提升。
案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河浦历史街区的现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作为“东山洋楼”成片的集中地,融汇中西文化的理念,从华侨、政要、精英聚居建设到今日,该街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亟待挖掘。二、缺少精细打造品牌街区的毅力。三、公有物业利用不全面。街区周边还有可盘活的公有物业。
建议
一、成立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委员会。为促进新河浦历史街区向国际化、品质化发展,一是参照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管理、运作模式,明确新河浦历史街区定位。二是政府通过引导,调动力量,形成合力,成立专职部门进行专项管理,对新河浦历史街区专项统筹。
二、进行历史街区“微更新”,尊重历史文化和人居要素。
一是针对街区内的物业现状,以“微更新”理念,不搞大拆大建,提倡“慢行系统”;二是盘活公有物业,优化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注重道路规划,增加道路标识;三是通过精细化维育和更新,使新河浦延续高品质人居空间环境,奠定街区人文氛围基础。
三、传承红色基因,探寻历史建筑中的红色印记及华侨文化。
一是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新河浦街区中的红色记忆。提供开展红色文化活动,邀请高校学者、文保专家、非遗传承人、在地居民等共同参与,挖掘历史建筑背后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探索传播红色文化的新载体和新方式,共治共建共享“东山印象”品牌;二是为大众提供了解东山红色文化的渠道,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更新升级东山印象文化展示长廊,宣传和弘扬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三是挖掘新河浦片区近现代史文化内涵,华侨在新河浦历史街区产生的影响和后续。四是多举措讲好红色和历史故事,持续推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丰富“东山印象”品牌内涵,聚焦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持续讲好“东山故事”。
四、挖掘新河浦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化街区营商环境。
据了解,越秀区已规划新河浦街区的现代商业区、学院文化区、文创设计区、红色文化区四个特色产业分区。在“不腾挪、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布局优化、旅游要素配置、街区品牌营销等方面,提升街区的人文感和舒适度,营造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奠定街区人文生态社区的基础。一是为创立更多商旅文融合品牌,政府部门要主动介入,对于产业的入驻开设“绿色通道”,成立企业准入联合审批机制;二是引导更多策划展览类、高端设计类的产业进驻。开发类似“东山艺术市集”、“东山印象潮玩节”等网红活动,集聚人气;三是通过一系列文化传播格局明确街区产业正负面清单,鼓励扶持符合街区特色的文创企业。带动品牌影响力的传播,让历史街巷、历史建筑“活”起来。努力把新河浦打造成“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