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办理《关于优化提升海珠广场环境品质的议案》实施方案的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30

——2019年12月25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上

越秀区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区政府,向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落实办理《关于优化提升海珠广场环境品质的议案》的情况报告,请审议。

区人大将李剑怆等18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优化提升海珠广场环境品质的议案》,被列为区政府一号重点建设工程。区政府十分重视议案的办理,迅速研究制定了《越秀区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工作方案》,现将议案的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海珠广场总体情况

海珠广场,建于1953年,位于广州近代传统中轴线与珠江滨水景观带的黄金交汇区,聚集广交会旧址、广州解放纪念雕像历史文物以及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等优秀现代建筑,总占地面积约68.6公顷。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海珠广场实地调研指示精神,区政府把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工作作为头号工程,2018年10月启动建设后,迅速研究制定《越秀区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整合载体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挖掘商业底蕴,着力打造国际大都市文化金融CBD和老城市新活力的最佳展示区,推动片区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

二、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坚持科学谋划,凝聚项目推进合力。以打造“一江两岸三带”精品珠江越秀段和广州传统中轴线品质提升为契机,以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为先锋,成立由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的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领导小组,抽调干部设立前线指挥部办公室,区主要领导每半月抓统筹,分管领导每周抓进度,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打造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工作。总结广州民间金融街建设经验,紧扣“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将片区品质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文化保护、基层社会治理等相结合,将海珠广场、长堤大马路、起义路及周边载体利用、产业布局、城市环境等一体化规划、高标准设计,精心编制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方案,全方位提升片区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效益。

(二)坚持规划引领,高位协调推进。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州列入国家城市设计试点的契机,以市委市政府审议印发《关于支持越秀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实施方案》《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为抓手,发挥工匠精神,突出精品意识,高起点谋划海珠广场及其周边地区的短中长期建设,分步有序合理部署实施工作。一是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对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海珠广场文化金融CBD定位纳入全市在编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二是海珠视觉形象设计作为专题研究纳入《精品珠江文化长廊(越秀区段)总体设计与设计咨询》中,已完成并推广使用。三是区发展改革局牵头编制《越秀区海珠广场片区严格控制类产业目录》,并与国家最新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进行对接。四是区商务局牵头,区金融局配合编制《海珠广场片区高端商务服务业产业发展导则》,引导优质、高端产业落户。五是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制定《关于打造海珠广场片区经典视察路线工作的实施方案》,充分挖掘海珠广场片区红色文化资源,突出红色文化元素,彰显海珠广场片区历史文化魅力,推进国际大都市文化金融CBD发展规划,全面展现越秀高质量发展的新风采。

(三)聚焦品质提升,打造湾区城市客厅

对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层次协调,高品质打造,切实抓好广场铺装、重点楼宇整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环境全要素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等工作,全面推进片区品质提升建设。

1.坚持拆建结合,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结合落实市委九项重点工作,以“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严格按照“整旧如旧,新旧建筑风貌相融”“保留原有街巷肌理”“引入新产业”的原则整治和修复。一是坚持拆建结合,合理规划拆违工程方案,依法拆除片区重点楼宇及起义路沿线违法建设2.6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大都市鞋城拆违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重点楼宇整饰提升工程,推动海印缤缤广场、广州宾馆等历史建筑通过修复达到修旧如旧效果。三是推进周边道路和环境品质提升,起义路沿线微改造工程、起义路海珠广场道路品质提升工程、海珠广场周边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海珠广场及周边景观绿化工程均已基本完成。四是紧扣“海绵城市”理念,选择透水混凝土、“透水碎石+排水沟”、下凹式绿地等方式收集道路雨水径流,种植抗旱抗污染性强、根系发达易排水并且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适生植物,完成雨水净化下渗。

2.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一是以广州解放纪念雕像为核心,通过装饰串联8栋建筑地标、2处城市公园,将纪念碑与缤缤广场进行空间联通,北延传统中轴、南连珠江水岸,打造开放性市民滨水文化广场。二是实施传统中轴线照明建设工程,以华厦大酒店、万艺大厦、广州宾馆、缤缤广场、恒基中心五栋楼宇为“主轴画卷”,采用高清全动态三维视频技术,选取五羊雕像、镇海楼、万木草堂等地标建筑及粤剧、舞狮、龙舟等文化意象,上演环海珠广场主题灯光秀,为市民及游客演绎广州故事,打造传统中轴线“吸睛点”。三是融合海珠东、西公园,建设广州园林博览会越秀区海珠广场分会场,以“碧海丹心、花开盛世”为展览主题,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置20个园区展位呈现自然花境和花艺,擦亮游赏魅力独特、艺术文化水平突出的花城名片,打造千年老城“活力眼”。

3.传承红色基因,串联珠江文化长廊。加强片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选址永安堂4—6层改造成为抗战木刻展览馆,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将五仙门发电厂旧址改造为广州市华侨博物馆,全面展示穗籍侨胞的移民史、发展史、贡献史和侨务工作史。目前,中央银行旧址、电力博物馆(华安堂)结合楼宇现有用途已完成长期布展工作,爱群大厦东楼已维修翻新并转型升级为酒店式公寓。采用悬挂透明共形屏成像技术,在东亚酒店重现广州解放第一面国旗升起和解放胜利的画面,带领人们穿越时空见证历史时刻,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怀。

(四)优化政务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越秀区一直注重企业服务工作,在创新体制机制、政策供给、行政审批、政策兑现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做好企业服务。一是创新“四大项”一天联办服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商事登记、银行开户申请、刻章备案、税务申报等环节1天联办,入选国务院地方典型经验通报材料。二是围绕提升引智引技引资含金量,聚焦优质企业、高端人才、品质载体,颁布了“钻石29条”政策,积极营造“企业福地、人才高地、载体宝地”营商环境。三是发布《越秀区促进金融业发展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越秀区金融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吸引优质金融资源集聚,引导金融类企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四是创新设立政策兑现服务窗口,打通“钻石29条”政策体系触达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提供零距离实时咨询政策、政策填报指导等专门服务。

(五)注入高端业态,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引进香港恒基集团,沿珠江打造总体量约30.4万平方米,集商业、旅游、文化设施、娱乐及休闲于一体的星寰国际商业中心。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出台高端商务服务业业态指引及产业引导目录,建设文化金融CBD公共服务大厅,积极推动上海保交所华南总部、渣打银行全球营运中心、港交所华南服务中心落户,为海珠广场片区打造成为国际大都市文化金融CBD注入新活力。目前,海珠广场片区已集聚工行广东省分行、中信期货广东分公司、永安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等银证保期货类持牌金融机构5家,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融资担保、融资再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及基金等类金融机构近300家,注册资本合计超270亿元。其中,星寰国际商业中心已成功引入粤旺农业平台项目、深交所广州服务中心、文化金融CBD公共服务大厅、深圳市移卡科技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广东分公司、广州市建德智能停车集团、史带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等重点企业;万菱广场已引入5家小贷公司、6家商业保理企业、8家基金公司;缤缤广场新引入1家广发银行网点进驻。

(六)改善交通环境,建设智慧交通示范区

加强片区交通软环境建设,优化海珠广场片区公交车站设置,强化海珠广场、沿江路片区步行功能,完善片区停车诱导系统,充分利用海珠广场地下空间,扩大行人步行空间。市商务、交通等部门联合组织认定了一批城市物流配送重点企业,投放统一标识的城市配送车辆,建设并积极推广应用了城市物流配送监管信息平台,对试点车辆进行实时监管,促进了包括专业市场配送物流在内的城区物流共同配送及城市交通的改善。以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为载体,吸引智能停车头部企业广州建德机电有限公司全国总部落户海珠广场,通过对传统停车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解决老城区停车难的痛点。通过大系统、大数据共享模式,在海珠广场周边建设8根智慧灯杆和8条智慧斑马线,结合路灯照明控制系统、WIFI 天线基站、视频监控管理、广告屏播控、城市环境实时监测、紧急呼叫、充电系统等应用,形成以云平台为基础的智慧交通示范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整合资源,全要素提升海珠广场片区品质。下阶段,将重点在环境品质优化、空间载体再造、资源要素集聚、区位优势提升等方面做实文章。一是加快推进社区环境品质提升。对海珠广场周边社区开展微改造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对原民居建筑修旧如旧,保留历史风貌,打造精品旅游、广府风格民宿、购物观光等别具风格、宜居宜业的和谐社区,提升社区综合环境品质,推动越秀率先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二是推动落实周边道路全要素品质提升。结合一德路、泰康路及沿江路形成的“两横一纵”体系,持续推进起义路沿线招牌广告和橱窗优化提升,加快推动泰康路沿线人行道、车行道、三线、景观节点、城市家具、景观照明等整治工作进程,布局全区域慢行系统。三是高标准打造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丽丰中心、大都市地块项目(暂命名)等超100万平米的新载体,优化海珠广场片区现有物业载体功能,活化利用缤缤广场、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万菱广场、爱群大厦等超50万平米的老建筑载体,展现越秀“新活力”。四是全面摸查片区内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梳理研究可纳入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二期工作的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加快推进片区老旧建筑、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修缮和活化工作。

(二)凝聚合力,加快推动市属物业带头转型升级。海珠广场片区公有物业众多,且大多是餐饮、住宿、专业市场等业态。按照市委市政府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推进专业市场整治的部署要求,我区将积极对接市具体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引导目录,加强对高端业态的引入。由市明确具体部门牵头指导协调市属物业业主单位,通过无偿划拨、委托经营、市区合作等方式,促进片区市属物业带头转型升级,推动海珠广场片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出新出彩。

(三)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大湾区特色产业。一是借力现有省市平台,力争“小切口”取得“大成果”。加强与广东省国际贸促会、广州市国际贸促会等现有平台资源对接,储备招商信息,积极参与投资年会、金交会,大力宣传推介海珠广场片区,扩大海珠广场片区的国际影响力。二是紧抓大湾区建设机遇,坚持越秀特色发展。力争引入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和独角兽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或总部企业,打造大湾区总部经济集聚区。三是依托海珠广场片区公共服务大厅、深交所广州基地等服务平台,搭建上市服务、招商引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等平台,吸引总部金融机构、金融控股集团、港澳台金融机构和分支机构等入驻海珠广场片区。四是依托广州金融科技服务中心越秀分中心、科创咖啡众创空间等科技金融平台,引入一批IAB、NEM高新科技企业,集聚优质金融科技资源。五是以创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为抓手,搭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着力激发文化产业要素活力,引入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

(四)强化服务,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发挥我区公共服务强区的优势作用,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为抓手,全力以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示范区,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和企业最佳发展地,率先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一是以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为抓手,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金融论坛,构建文创企业融资体系,培育文化金融业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挂牌,形成一系列可供复制、可推广的文化金融产品、机制体制和文化金融投融资模式。二是以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为依托,探索普惠金融发展和地方金融监管新模式。打造多功能数字化监管系统及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广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公证机构共同搭建数字司法协同治理中心;强化地方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地方性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探索普惠金融发展和监管新模式提供经验和示范。三是以探索公益金融全国试点为着力点,打造高品质公益金融综合服务环境。支持小贷公司研发公益性小额贷款产品,力争形成“造血式”信贷规模;推动发起“越秀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联合新希望、碧桂园(国强)等公益基金组织成立“精准式”扶贫公益基金;推动设立“大湾区公益金融联合会”。四是以打造要素集聚、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大湾区总部集聚区、金融创新高地为目标,发挥街道和部门的主动性和联动作用,充分调动片区资源,提升企业服务效率和水平,建立常态化、规范化招商稳商留商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效率和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