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人民政府关于办理《关于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复兴传统中轴线风貌的议案》实施方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26

——2017年5月26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越秀区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区政府,向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复兴传统中轴线风貌的议案》(1号议案)实施方案,请予审议。 
  广州传统中轴线区域作为广州建城两千多年来未曾偏移的城市中心,是广州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麦碧环等14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复兴传统中轴线风貌的议案》,指出了我区在传统中轴线的建设和发展上的短板与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科学可行性建议。籍此机会,衷心感谢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一直以来对越秀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为加快实现我区建设“中央文化商务区、创新发展先行区、品质城市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全面推动区域商旅文融合发展,实现广州传统中轴线风貌提升,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明确了议案由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作为主办单位,区各相关单位协办,要求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密切配合,认真办理。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牵头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经区政府审议通过,形成今天提交的方案,具体如下。 
  一、工作范围 
  以近代传统中轴线(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古代传统中轴线(越秀山镇海楼—省财厅—北京路—天字码头)为轴,东至北京路古代传统中轴线,西至六榕路—朝天路—米市路,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的范围为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实现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建设区域。 
  二、工作目标 
  以起义路近代传统中轴线和北京路古代传统中轴线为核心区域,以“千年中轴、文化核心、城市客厅”为核心主题,以建设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市区联动、总体谋划、分步实施、分工协作、远近结合、全面推进,开展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轴线,擦亮“千年古城、美在花城、食在广州”的城市名片,推动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工作原则 
  一是开放创新,融合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坚持文化产业与不同产业融合发展,重点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商贸、科技、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 
  二是文化为魂,旅游为本。注重对传轴中轴线文化内涵的保护、挖掘和活化利用,充分利用区域内文化资源优势,强化文化要素注入,提升商贸、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味,使文化导向、文化消费成为驱动力,以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历史名城建设的催化剂与引擎,将该区域打造成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 
  三是保护优先,功能优化。城市更新策略从以往的大拆大建转为审慎和谐,以再生、提升为理念开展渐进式改造、整体性保护。进一步加强历史遗存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探索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大力发展与文化相关的旅游服务业、商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建设标识系统、园林绿化、街头小景、立面整饰、广告招牌、城市家具等手段,打造最能彰显广州个性与魅力、唤醒广州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增加城市公共绿地,体现城区文化气质,全面改善城市风貌和人居环境,在修缮之余注重对历史建筑的包装宣传,打造历史名城。 
  四是规划提升,建设提质。规划先行,系统布局,项目带动,品质提升。突出广州“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与岭南特色的建筑风情,加大对传统街区老旧市政设施改造力度,保留传统街区肌理的前提下,通过对文化的梳理和挖掘,实现增质和提升。合理配置文化、商贸、旅游、办公、居住等要素,突出文化旅游、文化商贸、文化金融的业态特征。结合疏解非核心区功能工作,注重“腾笼换鸟”,在提升中逐步淘汰低端产业,推动传统中轴线范围内业态升级。同时注重提升区域内交通、公共设施等城市综合配套能力,营造良好城区环境。 
  五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强政府引导与统筹协调,推进传统城市中轴线的统筹建设和有序发展。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资金投入、业态调整、旅游策划、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市场氛围。在项目开发、街区建设、资金筹集、商铺运营、街道管理等方面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灵活考虑多种公司组建、建设运营方案,提高项目建设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各方利益共赢。 
  四、计划实施 
  为实现工作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现对全面推动区域商旅文融合发展,实现广州传统中轴线风貌提升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建立短期和长期共推进的工作计划。 
  (一)创新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 
  以深入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为抓手,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打造区域商旅文品牌,力争在全市商旅文融合中走在前列。 
  1. 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继续打造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品牌,推进完成文化产业统计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园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为园区创建奠定坚实基础。(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核心区管委会) 
  2. 申创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加强与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组织的沟通合作,以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为初步申报区域,整合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景区调查和提升工作,以此为基础申报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做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区品牌。(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3. 申创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以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为核心,以文化、旅游、商贸为主导产业,以商旅文融合为路径,筹建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形成品牌管理体制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完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商业旅游产业示范园区。(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4. 打造北京路口碑街。借助全国首条O2O商业街——“北京路口碑街”的成功打造,策划系列活动,打造北京路口碑榜,发布口碑结消费指数,实现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内商业、旅游、文化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继续擦亮北京路“千年商都核心”的金字招牌。(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5. 组织开展区域品牌活动。继续集中力量打造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广府庙会、迎春花市、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等活动,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带动区域旅游商贸业发展。(牵头单位:区府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核心区管委会) 
  (二)聚力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 
  以历史街区环境风貌建设为契机,以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范围内的北京路(北段、中段)、教育路、西湖路、惠福美食花街“两纵两横”范围为优化提升工作重点范围,聚合市区之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通过擦亮广州“千年古城、美在花城、食在广州”三名片,实现打造广州城市历史文化客厅的目标。  
  1. 规划设计。  
  (1)制定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相关规划方案。远、中、近期相结合,对传统中轴线区域内万菱二期、广大路地块、书坊街地块、大佛寺北广场等地块进行规划调整,各地块根据具体设计方案在建筑高度、建筑退让、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方面提出不同规划要求。(牵头单位:区国土规划局)  
  (2)建立传统中轴线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综合比选确定传统中轴线提升规划总设计师团队,参照琶洲、金融城等地区经验,探索利用传统中轴线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统筹把关涉及传统中轴线地区提升的相关建设项目。(牵头单位:区国土规划局)  
  2. 街区活化。  
  (1)北京路北段改造。
对北京路北段进行综合改造,实现综合环境和业态的全面调整和提升。(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2)惠福美食花街综合改造。通过公开招商运营,以打造“食在广州”的名片为目标,对惠福美食花街路面、街景及业态进行综合提升。(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3)西湖路街区改造。强力推进房屋征收工作,会同广百集团、大佛寺打造体现岭南文化特质的西湖路广场。(牵头单位:区建设水务局)  
  (4)制定昌兴街改造方案。根据相关规划,组织制定昌兴街更新改造方案,并积极引入企业作为主体实施项目。(牵头单位:区房管局)  
  (5)推进大小马站房屋征收。强力推进大小马站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今年内完成拆迁工作。(牵头单位:区房管局)  
  3. 景观提升。  
  (1)打造“四季花街”。通过立面整饰、恢复历史风貌、铺装改造、花卉装饰、门店招牌提升等方式,对优化提升工作重点范围景观进行全面提升。(牵头单位:区建设水务局)  
  (2)加强环境整饰。对优化提升工作重点范围主要道路进行综合改造,对沿线两侧建筑外立面、道路铺装进行专项整饰和提升;同时选择条件具备且有代表性的片区开展“三线下地”或“三线整饰”工作;推进西湖路花市路段的硬件提升工作。(牵头单位:区建设水务局)  
  (3)人文景观提升。对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内省财厅广场、清代古城图展陈、千年古道围护、铜壶滴漏展陈等重要节点进行改造提升,以丰富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氛围。(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4)推进一江两岸环境品质提升。推进沿江路建筑立面整治工程、道路升级工程及三线整治。(牵头单位:区建设水务局)  
  4. 文化旅游。  
  (1)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和文物径。根据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线路的设计,建设完善的智慧旅游系统,打造景区文物径,串联景区主要景点,建成完善的景区智慧导览系统。(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2)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与有实力、有资质的策划公司进行合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提升传统中轴线范围的文化旅游氛围,确保“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通过“小活动、大推广”提升传统中轴线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区文广新局)  
  (3)非遗展示与提升。引导市的老字号、“非遗”企业开展文化展示活动,体现文化内涵。(牵头单位:区文广新局)  
  (4)打造美食博物馆。以体验式粤菜博物馆为建设目标,在中轴线区域内选址,将将其打造为“食在广州”的特色名片。(牵头单位:核心区管委会)  
  (5)打造花市博物馆。根据功能需要,综合各方面情况,在中轴线区域内选址建设花市博物馆,盘活闲置物业、提升文化氛围。(牵头单位:区文广新局)  
  (6)推进金融博物馆布展工作。积极跟进岭南金融博物馆入驻庐江书院工作。(牵头单位:金融街管委会)  
  5. 交通优化。  
  (1)优化停车系统。根据旅游线路走向及景点周边实际情况,增设旅游大巴停车位及优化小型停车场,完善停车配套设施。与市城投对接盘活广大路地块,建设大巴停车场等景区配套设施。指导完善自行车配套停放点(停放区域),引导区域内共享单车的停放。(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交通局))  
  (2)打造慢行系统。配合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打造半闭合循环的步行、骑行慢行系统。(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交通局))  
  6. 城市管理。  
  (1)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合理布局居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点、垃圾分类临时收集装车点、市政道路分类果皮箱,确保垃圾分类投放设施齐全;合理规划建立公共厕所,完善相应管理措施,做好保洁工作。(牵头单位:区城管局、相关街道)  
  (2)建立中轴线严管区。制定城市管理量化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根据相关规定拆除区域内违章建筑,提升市容市貌,确保传统中轴线区域成为城市管理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典范。(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3)广告招牌规范提升。推进传统中轴线区域户外广告规范提升。(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7. 宣传推介。  
  (1)加强区域宣传策划。在《财富》全球论坛的接待方案和活动方案中,有机嵌入传统中轴线区域内有特色的景点与线路,同时利用《财富》全球论坛的平台,推广传统中轴线区域宣传片。将“花城看花”主题与传统中轴线区域花市文化旅游资源、相关活动相结合,加强宣传。(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2)策划组织文创集市。组织策划文化创意集市活动,逐步打造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旅游活动品牌。(牵头单位:区文广新局)  
  8. 综合治理。  
  (1)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做好视频监控探头的维护和修复工作;更加合理布局视频监控系统,确保重点区域全方位、无死角视频监控。(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2)加强治安管理工作。组织专业和义务力量,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天网”(即视频监控系统)与“地网”(即街面巡防)相结合,加强重点街面的治安防控与管理工作,全面确保重点区域平安、有序。(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3)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明确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有人报告、有人指挥、有人负责,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加强该议案办理工作,成立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议案的统筹协调、督办、检查和考核,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区委办、区委宣传部、区府办(区侨外办、区法制办)、区发改局(区统计局、区粮食局、区金融局)、区科工信局(区知识产权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国资局)、区房管局(区更新局)、区建设水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商务局(区交通局、区旅游局)、区文广新局(区体育局、区版权局)、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区国土规划局、金融街管委会、核心区管委会、区工商联、洪桥街、北京街、六榕街、光塔街、人民街等组成。  
  (二)建立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动态更新督办机制,实施项目表格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及年报,及时反映项目的规划建设、审批信息、实时现状。实行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机制,并将进展情况和结果及时反馈到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牵头单位立即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做好项目基础资料的摸查与收集,组织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倒排工期,确保按照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  
  (三)加强经费保障。由市、区共同出资,建立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和传统中轴线提升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任务分工和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经费预算。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的导向带动作用,吸引和撬动社会资金、民间资金等参与到部分项目建设中来。  
  (四)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与区人大常委会及领衔代表建立跟进交流机制,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和领衔代表汇报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主动接受代表的监督和指导。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