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职在一线|市人大代表主讲“开学第一课” 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法治屏障”
发布时间:2025-09-03

9月1日,广州市越秀区73所中小学同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全国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市人大代表张忠德作为越秀区卫生健康总顾问,为师生讲授健康知识,而这场活动的背后,正是广州市、越秀区人大联动监督推动《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

立法先行:全国首部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的“越秀实践”

作为全国首部专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制定凝聚了市、区人大的共同努力。在立法阶段,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人大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召开座谈会,围绕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校医资源配置、家校协同机制等提出10余条意见建议,部分建议被采纳,为《条例》的出台贡献了基层智慧。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为推动《条例》在越秀区有效落地,区人大常委会将贯彻落实情况纳入专题监督,通过视察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督促政府整合卫健、教育等资源,构建“政府统筹—学校主导—医院赋能—家庭协同—社会参与”五维融合的全链条教联体机制。此次越秀区率先实现中小学卫生健康副校长全覆盖,正是这一机制的重要成果。

代表履职:专业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联系服务优势,在政策出台后,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深度参与我区“卫生健康副校长”聘任工作,积极链接代表资源。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越秀区创新建立“校医联动”机制,聘任广东省中医院24名专家担任卫生健康副校长,分层分类提供健康服务。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近10人参加活动,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作为卫生健康副校长代表,现场宣读倡议书,呼吁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青少年筑牢健康防线。

“健康不是‘监督’出来的,而是‘养成’出来的。”市人大代表、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在“开学第一课”中,从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为学生开出“健康良方”,并通过摩腹消食、穴位按摩等中医技法,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初二学生姚佩青感慨:“原来健康习惯这么重要,以后会少喝冰饮,注意脾胃调理。”

越秀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条例》实施情况,推动“中医药文化+心理健康”深度融合,通过代表专业履职、部门协同发力,将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为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可复制的“越秀经验”。